做夢是大傢都有的經驗。有些夢境是那麼的美好,值得回味再三,可是有些噩夢卻讓人不敢再入睡,害怕再入夢境。每個人都會做夢嗎?嬰幼兒會不會呢?
先從睡眠的生理來談,睡覺的過程其實不是簡單的入睡和醒來兩個階段而已。睡眠可分為兩大類,一是稱之為快速動眼期。在這時期人雖睡著瞭,眼睛卻是不停的動來動去。在此時期也是做夢的時候。另一階段稱為非快速動眼期。這時期除瞭眼球不再轉動,心跳和呼吸也呈現正常而規則的現象。在睡一覺的幾個鐘頭內,眼球動不動的時期已循環瞭數次。換句話說,在睡這麼一覺中,已經做瞭幾次夢。如果醒來時在非快速動眼期會不覺得做過夢。但若在快速動眼期,也就是在做夢階段時被吵醒,可能就會清楚的記著剛才的夢境。
本文来自织梦
小寶寶也會做夢
這種睡眠周期在胎兒八個月左右就有瞭,所以推測連初生的寶寶都應該會做夢,隻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小腦袋到底做瞭什麼夢。 本文来自织梦
那麼做噩夢又是怎麼回事呢?噩夢又可分為兩類,一種是真正的做噩夢,又稱為夢魘。這是發生在快速動眼期的階段。學齡兒童中有五分之一可能有此恐怖經驗。 织梦好,好织梦
孩子從睡夢中驚醒,還會記著剛才的可怕夢境,因此會號啕大哭,且不敢馬上入睡,常需要傢長的安慰和陪伴才能睡著。常言道: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。”對這種夢魘來說,是有道理的。傢長倒不必在半夜急著要問出孩子心理在怕什麼,這時不妨先給予他們立即的安全感,讓他們放下心睡著。隔日白天時,再和孩子好好談談,他們真正恐懼的是什麼,想辦法解決心理的壓力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