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share4.tw|只為分享

主 頁 > 祝福語 > 日常祝福語 >

哈節:京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


京族哈節
京族除瞭和漢族相同的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外,最隆重、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。哈節,又稱唱哈節,唱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。
  哈節
  哈節,又稱唱哈節 ,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,是京族的傳統歌節,通宵達旦,歌舞不息。哈節主要流行於廣西的京族居住地區。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,萬尾、巫頭二島為農歷六月初十,山心島為農歷八月初十,海邊的一些村落則在正月二十五日。雖日期各異,但節日的形式與內容基本相同。京族哈節已被列入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哈節前,京族人傢傢戶戶打掃門亭,裡裡外外佈置一新,哈節那天,全村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,聚集在哈亭內外,舉行迎神、祭祖和唱哈等活動,非常熱鬧。
  唱哈節包括祀神、祭祖、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。
  在唱哈前一天,集隊舉旗擎傘抬著神座到海邊,遙遙迎神,把神迎進哈亭。把所養的象(其實就是豬)趕到哈亭繞行三周。然後留到半夜殺掉,由主持哈節活動的頭人組織參加哈節鄉飲,聽哈的人(即有資格入席的人按先後次序登記在本子上,每年輪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數,為哈頭籌辦祭品。)各養一頭大豬,養時要把豬洗得白白凈凈,不得弄臟,也不能咒罵,稱為養象。到瞭節日,看哪個養的豬最大就選他的,這頭豬用以祭神之後,隻分八斤豬肉分給眾人吃,其餘的由養象戶自行支配。
  祭神的具體時間為節日的當天下午三點鐘左右。祭祀儀式開始後,首先由主祭者帶領人們迎接來自海上、天宮各位神靈、祖先進入神位,讀祭文,緊接著是向諸神敬酒和獻禮。在祭祀之後進行娛神的過程中,表演內容不但穿插瞭人們喜聞樂見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詩詞演唱、歷史故事說唱等,還要唱進香歌、跳進香舞、進酒舞、天燈舞等。
  祭神畢,入席飲宴與聽哈,稱為坐蒙(又稱哈宴),每席六至八人。酒肴除少數由哈頭供應外,大部分由各傢自備,每餐由入席人輪流出菜,且邊吃邊聽哈妹唱歌。婦女隻是捧菜上桌,不能入席坐。婦女、兒童均在哈亭外邊聽歌。唱哈是哈節的主要活動項目,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,即一個男子叫做哈哥,又稱琴公,兩個女子叫做哈妹,又稱桃姑。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間,手裡拿著兩塊小竹片,一邊唱一邊搖擺著敲,伴唱的哈妹坐在旁邊地上,兩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。哈妹每唱完一句,哈哥就依曲調撥奏三弦琴一節。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,直到主唱哈妹困倦瞭,轉由另一個哈妹出來主唱,唱哈要連續進行三天。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、哲理佳話、愛情故事等。